教導青少年面對「兩性關係」的選擇、思考及價值也是性教育的重點。由於青春期的少年人格及價值觀都還在發展階段,此時情感關係及同儕規範對青少年影響至鉅。因此青少年對於性認知不足情況下,看待兩性關係的不夠成熟,往往會誤解、忽視性行為引發的後果與意義。而在決定性行為時過於以自我為中心,忽略了對方的身體決定權;更有青少年將性行為做為威脅或維繫二人關係的手段。因此培養青少年對於兩性關係的正確觀念,有賴老師在教授課程或與學生互動時,運用多元的教學方式帶入討論,將性別平權的概念融入教學課程當中。

        破除傳統社會「處女膜」迷思及「男尊女卑」的性別刻板框架,也是建立青少年正確的性別價值觀的重要關鍵。在傳統父權體制思維下,處女膜和「貞操」、「純潔無瑕」劃上等號,處女膜的完好成為檢驗青少女人品道德的重要標準。因此青少女在發生性行為後,為維持與男友間關係的完整,避免分手招來「隨便女孩」的批評,因而委曲求全失去在情感關係的主體性。但相對的青少男發生了性行為,不但在同儕眼中馬上從「男孩」跳升為「男人」,社會價值也認為「吃虧」的是女生,因而對青少年的行態度鮮少批評、指正。這些傳統的觀念,不但預防不了性、也防不了懷孕和性病,「男尊女卑」的觀念,讓青少年認為有「性別」優劣之分,忽略尊重另一個性別的權利,導致「性別歧視」、「性暴力」等社會現象發生。

        如何讓學生了解合宜健康的兩性愛情和友誼的關係、尊重個人、肯定自己,是性教育不可迴避的課題。下列觀點建議老師在討論性議題能與學生分享:(李德芬.2001)

1.「性」並非僅為生理行為,而是負有責任的行為,包括對自己的身體及性行為後的結果(如懷孕、性病發生)。
2.「性」是美好的,是愛情關係的催化劑,但「性」並非維繫愛情方式。
3.每個人都要維護身體的自主權,有說「不」的權利。
4.向青少年強調性行為不一定等於是成熟、獨立,而是懂得負責處理後果才是成熟。
5.學習如何自我肯定及尊重他人,從小學習控制及處理自己的慾望,不強制改變他人的決定。
6.健康的兩性互動在於分享的共同成長,而不是滿足對方的性需求。
7.破除「處女膜」、「性強暴」及「男尊女卑」的迷思,提供正確兩性價值觀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een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